2月28号晚上8点抵达龙胜
龙胜到黎平160公里路程,没有想到竟然走了近4个小时,主要是G321国道贵州境内多个路段在修路,路非常难走。如果近期有想自驾去贵州旅游的朋友,建议不要走此路段。 凌晨0点才到肇兴侗寨住宿,住的侗族木屋客栈,还挺整洁干净。
3月1号早上9点,和当地向导田波汇合,规划和准备接下来的拍摄行程。今天上午我们先在肇兴侗寨采风,他已经提前联系通知接下来要去的村落。
向导比俺帅多了!
侗寨风情
这家客栈名字挺有意思
第一次见到在木屋里的银行
侗族鼓楼
鼓楼是侗族村寨的标志性建筑,从形式上分为歇山式(俗称屋顶形,因侗族房屋多为歇山顶形而出名)和攒尖顶式(俗称伞顶或尖顶)。鼓楼全用杉木凿榫衔接,不用钉铆,也没有木楔,结构精巧,造型美观,顶层悬有一长形大鼓。鼓楼一般高达十多米,有几层至十几层不等。它与居民相比,从高度上、功能上和造型上看都是不一样的。鼓楼形似宝塔,最早是为了便于人们有一个集会的场所以及击鼓传信息而建。所以在侗族村寨中,人们常常环绕鼓楼建造房屋。侗寨中,高高的鼓楼矗立中央,居民环绕在周围,依山势层层延展,这种格局体现出侗族亲和团结的文化内涵。
在侗族历史上,凡有重大事宜商议,起款定约,抵御外来官兵骚扰,均击鼓以号召群众。由寨中“头人”登楼击鼓,咚咚鼓声响彻村寨山谷,就能迅速把人集中起来。无事是不能随便登楼击鼓的。
鼓楼模仿杉树形状建造,在侗寨中属高层建筑,因为楼上置鼓得名,是侗族人民遇到重大事件击鼓聚众、议事的会堂,平时是村民社交娱乐和节日聚会的场所。侗族的文化与鼓楼密不可分,重大的活动都在鼓楼里举行,鼓楼是侗族文化的载体和精华,因此,侗族文化又叫鼓楼文化。 |